一.活动背景:
大班孩子伴随年龄的增加,他们与人交流的欲望愈加强烈,同时,他们渴望朋友,渴望得到交往,常常想主动去关心其他人、帮助其他人。大班综合活动《朋友的聚会》就是打造在孩子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大班婴幼儿的年龄特征而引发的,它紧密联系生活,既合适婴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肯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婴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益于其长远的进步。整个活动主要通过小熊由于孤孤单单过圣诞节,而引发大伙主动关心、帮助小熊,为朋友策划圣诞节聚会。整个活动以“帮助朋友”为主线,以情感教育为切入点,突出婴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充分给予婴幼儿想象创造的空间。选择小熊作为整个情景剧的主人公,是由于动物是孩子们的最爱,在与动物的交流中孩子的心灵最易得到彻底的释放。
二.活动目的:
1.了解party是朋友间的快乐聚会。
2.通过多种方法,尝试自己设计、筹备朋友的party。
3.萌发关心朋友,帮助朋友的情感,体验能带给朋友开心的满足。
三.活动筹备:
1.布置维尼小熊家的情境。邀请一名小朋友饰演小熊维尼。
2.实物筹备:装饰维尼小熊家所需要的各种半成品、废旧物等材料;筹备圣诞节party时所需的各种材料、美术工具。
3.性质不同明显的音乐三首,介绍圣诞节party的有关电脑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情景剧“小熊不快乐”:激起婴幼儿想帮助朋友的愿望。
1.师:“你有好朋友吗?”
婴幼儿A:“我有很多的好朋友,大家班里的小朋友都是我的好朋友。”
婴幼儿B:“×××是我的好朋友,我非常喜欢她。”
师:“每一个人都有朋友,有朋友是世界上最开心的事情。”
2.师:“听,是哪个在叹气呀?”(小熊维尼上场,表演情景剧)
师:“小熊为何不开心?”
婴幼儿A:“小熊没朋友,所以它不开心。”
婴幼儿B:“过圣诞了,小熊的父母都不在,它非常孤单。”
师:“原来,没朋友是非常孤独的。”
(评:情景剧的引入,让孩子们携带问题进入活动,激起婴幼儿帮助朋友的愿望。)
二.为小熊策划圣诞节Party。
1、讨论:问题一“你想如何帮助小熊?”
婴幼儿A:“大家都想作小熊的好朋友。”
婴幼儿B:“大家为小熊筹备一个圣诞节聚会吧!”
2、问题二“举办party要做什么筹备呢?
婴幼儿A:“我要把小熊的家打扮得非常漂亮……”
婴幼儿B:“圣诞节party上要筹备不少美味的东西……”
(评:在婴幼儿回顾以往Party的经验基础上,教师依据婴幼儿的讲述,进行简单的分类记录。同时借用电脑课件,如:食品的摆设、水果的造型、圣诞的环境布置、漂亮的请帖……不断拓展婴幼儿的思维,积累经验。一直鼓励婴幼儿为小熊策划圣诞节Party,将朋友的聚会拉进孩子的生活,使之成为孩子容易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的内容和可以接触到的具体问题。)
三.动手筹备圣诞节Party。
婴幼儿分地区进行筹备:
A:食物筹备区
B:环境装饰区
C:设计请帖区
D:音乐选择区
婴幼儿A组:选择了点心、水果,依据我们的经验,漂亮的摆设在铺好桌布的桌上。
婴幼儿B组:美化了小熊的家,布置了好看的圣诞节树,将彩纸有规则的粘贴在墙上。
婴幼儿C组:依据动画片中小熊维尼的朋友形象,设计了请谏。
婴幼儿D组:选择了好听的圣诞节音乐。
(评:孩子的策划是有创意的、是有个性的,但唯有想法通过实践,变成现实,才能真的成功,并进一步转化成创造的动力。活动中创设宽松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半成品材料,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活动,自主的投入实践,以“体验”“感受”来进一步激起创作的欲望。同时地区的划分,目的在于帮助孩子们在活动中找到志趣相同的同伴,为他们提供能主动与同伴合作的机会。依据婴幼儿的不同能力,特意创设了第五地区,让有不同需要的婴幼儿充分发挥想象与创造。)
四.推荐各自为小熊所作的筹备
1、向小熊介绍自己所做的筹备,体验帮助朋友的乐趣。
婴幼儿A:小熊我助你筹备了不少美味的橘子。
婴幼儿B:小熊,我为你布置了好看的圣诞节树。
婴幼儿C:我设计了不少好看的邀请卡。
婴幼儿D:我还选了一首非常不错听的音乐。
2、用孩子们自己选择的音乐,和小熊朋友一块开心的跳舞。
(评:小熊归来了,孩子们迫切的向小熊一一介绍,进一步烘托出了“有朋友真好”的活动主题,开心的舞曲又使活动达到高潮。当孩子们为小熊所做的所有得到小熊的一定和感谢时,每个孩子都可以真切的领会到:“让朋友得到快乐时,自己也是最开心的。”这种开心的体验将进一步转化成为他们第三帮助其他人的愿望。)
五.教师的指导方案:
活动的整理:在活动中,渗透了情感、能力、语言、审美等各方面的整理。每一个环节中都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小朋友们在帮小熊作圣诞节Party的筹备时,既有动手能力的培养,又在审美方面获得提升。
情感的激起: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情感只有在同意了具体、直接、形象的刺激后才能得到激起。因此在本次活动中,大家创造了一个温馨的场景,使孩子在无声无息中感受环境,关心朋友、帮助朋友的情感得到激起,由此也初步萌发了“有朋友真好”的情感体验。
过程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婴幼儿喜欢的活动更能激起婴幼儿的兴趣与活动中的积极性。圣诞节Party的吸引,物质材料提供的有趣和可操作,都不断促进这孩子们更投入的参与,同时各种Party图片的展示,帮助婴幼儿进一步拓宽思路,突破传统,激起婴幼儿的大胆想象。
教师的定位:教师在活动中不是一个指导者,而是以一个“顾问”和一个“赏析者”出现。整个活动是开放的,给了孩子非常大的空间。整个活动中,教师的教育目的早已不是传递常识,而在于充分发挥孩子的潜力、促进婴幼儿自我表现、自我释放情感……